《西部世界》的“沙盒”化解析 游戲與美劇之結合
- 來源:游研社
- 作者:神游玉間
- 編輯:ChunTian
目前的樂園,從本質上來看和國內早已爛大街的影視城游樂項目并無明顯的不同:當我們穿著皇阿瑪?shù)男蓄^端坐在塑料和泡沫打造的龍椅上,對著臺下群臣怒目而視,而旁邊的“甄嬛”并不會因此用扭曲的表情撕心裂肺地喊出“臣妾做不到啊!”,而是冷漠地對你說:“合照十塊,拍三張送一張”的時候,此時斷然不會有什么“體驗”可言的。同樣,當初登西部樂園的游客們驚嘆于某個角色的真實感,而接下來對方一個漫不經心地可能導致“恐怖谷”效應的行為,就有可能隨著一聲槍響,導致體驗的崩盤。
劇中亦師亦友的福特博士和黑人高管伯納德所構想的解決方案,其原理來自于生物的進化本質。進化之所以會發(fā)生,是因為其DNA中微弱的失控。人工智能向著智慧生命的進化之路同樣如此,正如著名數(shù)學家和小說家Vernor Vinge提出的奇點理論(同樣被以《殺出重圍》為代表的科幻題材游戲所演繹),當人工智能進入到“失控”的自我升級的時候,將會是一個指數(shù)形式的智能的激增,屆時將會是人類文明的終結。
游客再回來不是因為那些膚淺的歡愉,以及那些早就安排好的故事走向,而是那些我們不易察覺的細微之處,是他們從沒想象過從沒注意過,甚至已經深深愛上的東西。他們不是來樂園找尋自己,他們是來發(fā)現(xiàn)將會成為怎樣的自己。
——福特博士駁回賽斯莫爾《紅河遠征》故事線的演說內容
《西部世界》劇集距離原版電影已經過去了30年,我們的擔憂也早已從當初對“電腦病毒”這一新鮮事物的恐懼,變成了對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的無限遐想,以“阿法狗”為代表的具有深度學習機能的神經元網(wǎng)絡,甚至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奇點”的曙光。
傻白甜女主角已經在這場沙盒游戲中率先完成了覺醒,她必將成為點燃奇點的女普羅米修斯
今天的電子游戲制作業(yè),距離1996年第一塊真正意義上的3D加速卡Voodoo也過去了整整三十年。當初用豆腐塊式的大多邊形拼湊起來的游戲畫面,如今已經進化為了用“照片級”的寫實度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上百平方公里開放式的虛擬世界,甚至當年索大爺“模擬地球”的笑柄在技術上也早已成為可能。
從NPC的互動能力和游戲流程的驅動機制來看,今天的沙盒游戲和二十年前的任何一部RPG相比并無本質性的區(qū)別。我們多么希望未來的沙盒游戲不再是對單線流程變相的照本宣科,而是能夠進入一部龐大的數(shù)字化文本之中,用自身的浸入來代替對數(shù)值、道具的患得患失。哪怕是完全不按照劇本行事,也可以在身邊發(fā)現(xiàn)之前并未發(fā)現(xiàn)過的細節(jié),體驗每一次的不同可能,尋找沙盒世界的極限。
老漢尼拔對NPC出現(xiàn)失控狀況的默許態(tài)度,也許夾帶了私貨,但其目的是為了促成他們真正成為一種擁有自主意識的生命體,屆時樂園的運營成本將大大削減,因為所有的NPC都能根據(jù)故事線的改變進行自適應,就像現(xiàn)實世界中會隨機應變的人類一樣
要沙盒游戲去實現(xiàn)AI的終極進化,這的確是它們的不可承受之重。然而,突破邊界,無論對于生命還是技術來說,都是其創(chuàng)造者永恒的追求。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