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在排行榜居首的都會是最強的旗艦顯卡,不過在記錄超頻記錄的HWBot上,占據(jù)了榜首的卻是NVIDIA中國特供的RTX 5090D。RTX 5090D的AI性能因固件限制而比標準版RTX 5090低約30%,但在大多數(shù)基準測試中,它仍然表現(xiàn)優(yōu)異。在3DMark的各項測試中,RTX 5090D在3DMark Port Royal、Vantage Extreme、Time Spy Extreme和Fire Strike Extreme多個項目中均取得了領(lǐng)先。這些成績大多由知名超頻愛好者OGS和Rauf使用影馳RTX 5090D HOF OC LAB取得,并且采用了液氮冷卻。影馳的RTX 5090D HOF OC LAB采用了雙16Pin供電設(shè)計,這使得它能夠支持高達1000W的功耗,遠超標準版RTX 509
新的未來普及系NVIDIA RTX 5060 Ti和RTX 5060顯卡已在NBD發(fā)貨清單被發(fā)現(xiàn),確認將配備GDDR7顯存和128bit顯存位寬。從曝光的信息來看,RTX 5060 Ti將推出8GB和16GB兩種顯存配置,而RTX 5060則配備8GB GDDR7顯存。顯存位寬仍為128bit,但GDDR7顯存的應(yīng)用將使RTX 5060系列顯卡的總帶寬達到 448GB/s,相比RTX 4060 Ti提升了 55%。此外,RTX 5060 Ti采用GB206-300芯片,擁有4608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為2407-2572MHz,整卡功耗為180W。RTX 5060則采用GB206-250芯片,擁有3840個流處理器,顯存與RTX 5060 Ti相同,整卡功耗為150W。NVIDIA預計于4月15日晚21點正式發(fā)
CPU-Z最近公布了最受歡迎10大顯卡(截至2025年4月1日,用戶使用GPU-Z驗證數(shù)據(jù)),其中,一代“國民神卡”RTX 3060穩(wěn)居榜首,而前十名中沒有一款A卡。榜單顯示,RTX 3060以3.7%的份額位列第一。該卡自2021年發(fā)布以來,常年占據(jù)Steam顯卡使用率榜首,占比超過5%。該卡尤其適合1080P游戲玩家和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盡管存在礦卡風險和性能天花板,但其綜合表現(xiàn)仍遠超同價位競品,是當前二手市場的 “撿漏” 首選。其次是RTX 4060,作為RTX 3060的繼任者,排名第二也在意料之中。以下為詳細排名:不過從品牌受歡迎程度來看,NVIDIA在一年內(nèi)失去了6.4%的市場份額,現(xiàn)在為67.9%。而AMD在一年內(nèi)增長了16.6%,目前提升到了31.1%。另外,Intel在GPU市場占有0.7%的份額,同
日前根據(jù)Notebookcheck的最新測試結(jié)果,RTX 5080移動版的性能,比RTX 5090移動版低約10%到15%。這一結(jié)果與上一代RTX 4080移動版和RTX 4090之間的性能差距相當。在測試中,搭載RTX 5080的Schenker Neo 16筆記本電腦在3DMark基準測試中表現(xiàn)比搭載RTX 5090的同型號設(shè)備低約10%到15%。在實際游戲中,如《博德之門3》、《最終幻想15》、《心靈殺手2》和《刺客信條:影》等,性能差距也較為明顯。特別是在4K分辨率下運行高要求游戲時,差距最大;而在較低分辨率下,圖形對GPU的依賴度降低,差距則相對較小。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否啟用DLSS,RTX 5080和RTX 5090之間的性能差距都一樣,例如,在啟用DLSS運行《刺客信條:影》時,RTX 5090
高端新顯卡越來越貴,現(xiàn)如今的二手市場更加魚龍混雜,假冒電子產(chǎn)品實在多如牛毛,而且造假的首發(fā)越來越高明,讓人防不勝防。UP主“在當下里”就展示了兩個典型案例。首先是一位玩家花3800元買了一塊二手RTX 4090,無論包裝還是外觀看起來都很正常,質(zhì)保標簽都在,從側(cè)面看內(nèi)部GPU芯片和顯存也是正常的,似乎真的撿了大漏。但是拆開就露餡了,GPU芯片明顯小了一圈,正常的應(yīng)該在左上角電容下方,這里卻偏移了,目測是拿RTX 3090核心打磨之后焊上去的,表面的“AD102-301”標記也是重新印刷的。顯存同樣是假的,明顯是打磨過的,字體模糊,而且四周光滑、凌亂,完全沒有真卡上的那種引腳、整潔。據(jù)悉,這種假顯存二手市場上也就3塊錢一個,12顆總共36塊錢,加上假的GPU芯片算它100塊錢、散熱器200塊錢吧,滿打滿算也就33
最近,微星在中國臺灣省舉辦了一次特殊的促銷活動,凡是集齊9個小紅龍吉祥物,就能免費兌換一塊RTX 5080!微星VANGUARD Launch Edition顯卡會隨卡附送盲盒,包括RTX 5090、RTX 5080、RTX 5070 Ti、RTX 5070,全球限量1000套。盲盒內(nèi)有9種不同的微星小紅龍吉祥物,只要在5月31日之前集齊,并保留完整包裝盒,微星就會免費送一塊微星RTX 5080 VANGUARD,價值4399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9655元。兌換數(shù)量無上限,只要你能想辦法集齊。很自然,已經(jīng)有人開始高價收購不同的吉祥物了,有的出價近千元。
NVIDIA RTX 5090 FE公版自開賣以來,二手價格經(jīng)歷了劇烈波動,然而近期終于開始呈現(xiàn)緩慢下降的趨勢。據(jù)國外網(wǎng)友PrinceDiplo分享的eBay銷售數(shù)據(jù),RTX 5090 公版的二手價格正在逐步回歸理性,說是二手,其實大多還是全新。從數(shù)據(jù)來看,RTX 5090的價格在1月至2月初極為混亂,最高甚至被炒到10000美元,這主要是因為早期市場供應(yīng)不穩(wěn)定,導致價格波動極大。直到2月中,價格才逐漸趨于平穩(wěn),但平均價格仍高達6000美元左右,進入3月后,價格開始下滑,平均售價降至4000美元左右,并在整個月維持在這一區(qū)間。3月底之后,價格進一步下跌,3月21日的數(shù)據(jù)顯示,二手價格已經(jīng)低于4000美元,整個3月,RTX 5090的平均價格為4025.30美元,中位數(shù)價格為4076.72美元,標準差為145.6
日前知名UP主“51972”做了RTX 5080顯卡的橫評,此次評測一共匯集了各家31款RTX 5080顯卡。在這些顯卡中,絕大多數(shù)貼著"超頻版"標簽,就連最基礎(chǔ)的型號,出廠頻率也比公版高,到底什么原因?qū)е聫S商扎堆出超頻版呢。在視頻中有廠商稱,現(xiàn)在顯卡八成的錢都花在芯片和顯存上,GPU和顯存的成本占據(jù)了顯卡總成本的80%,這使得廠商幾乎沒有利潤空間。假設(shè)一張顯卡的售價為1000美元,其中800美元已經(jīng)被GPU和顯存占據(jù),剩下的200美元需要覆蓋散熱器、電路板、包裝、運輸以及渠道商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幾乎無法盈利,甚至可能虧損,因此他們只能通過推出超頻版顯卡來提高售價,從而增加利潤,而且工廠超頻也幾乎沒有太大成本。 其還透露,“現(xiàn)在市場政策就是上一點MSRP響應(yīng)一下,剩下都要貼OC賣了?!边@也就是為什么在電
近日德媒ComputerBase進行了一項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玩家對AMD和NVIDIA新顯卡的興趣正在下降。調(diào)查旨在了解玩家對新顯卡的整體看法,并評估其銷售情況。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約40%的參與者最初沒有購買新顯卡的計劃,而約19%的參與者由于RX 9070和RTX 5000系列顯卡的供貨問題和高昂價格而失去了興趣。此外,調(diào)查結(jié)果還顯示,AMD目前的顯卡銷量是NVIDIA的兩倍多,這似乎應(yīng)征了此前NVIDIA似乎面臨嚴重的供貨限制的傳言。不過,盡管RTX 5090顯卡供貨有限且價格高昂,但仍占受訪者購買量的7%。媒體分析稱,用戶對新顯卡興趣下降可能與許多用戶選擇保留上一代顯卡有關(guān)。供貨問題和高昂價格是導致潛在買家放棄購買的主要原因。而AMD在早期銷售中領(lǐng)先,可能是由于更好的供貨情況或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NVIDIA正在為入門級市場籌備全新的GeForce RTX 5050顯卡,這款顯卡將采用8GB GDDR6顯存。這將是NVIDIA首款采用GDDR6顯存的Blackwell架構(gòu)顯卡,與GDDR7顯存相比,GDDR6的成本更低,可能會使RTX 5050成為更具性價比的選擇。在規(guī)格方面,RTX 5050的功耗預計為135W,售價可能在199-249美元之間,定位是與英特爾Arc B580競爭,此外AMD 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推出RX 9050系列顯卡,這將進一步加劇低端顯卡市場的競爭。NVIDIA在上一代的Ada Lovelace架構(gòu)中并未推出 50 級別的顯卡,但在Ampere架構(gòu)中曾有RTX 3050。此次RTX 5050的推出,可能是為了填補這一市場空白,并應(yīng)對英特爾和AMD在入門級市場的挑戰(zhàn)。
3月6日消息,NVIDIA RTX 5070、AMD RX 9070系列幾乎同步登場,而且是直接競爭關(guān)系,來了個火星撞地球,但兩者的供貨、價格情況卻有著天壤之別。比如說瑞典最大零售商之一Inet.se公開表示,RTX 5070開賣前,他們手里一塊卡都沒有,后邊也只能到一塊就賣一塊,暫時沒法上量。甚至,充滿信仰的RTX 5070公版卡,也缺席了首發(fā),預計要到月底才會上架。RTX 5090首發(fā)的時候,英國頂級零售商OCUK曾聲稱極度緊缺(Mega Tight),手里只有幾塊卡,預計開賣之后最多不過十來塊。但是這次到了RX 9070系列,還是OCUK,直接曬出倉庫現(xiàn)場圖,藍寶石的RX 9070 XT Pulse脈動版堆積成山,官方稱已經(jīng)到貨了1000多塊!要知道,這還只是一家零售商的一個品牌的一個型號。OCUK還確認
3月3日消息,隨著顯卡價格不斷攀升,入門級顯卡的需求愈發(fā)強烈,AMD和NVIDIA都在布局,以滿足那些無法承擔高昂中高端顯卡價格的用戶需求。AMD已確認將在二季度推出RX 9060系列顯卡,而NVIDIA也計劃在本月推出RTX 5060和RTX 5060 Ti顯卡。最新爆料顯示,AMD的RX 9060 XT顯卡將配備12GB GDDR6顯存,采用192位內(nèi)存帶寬,總帶寬可達468.1 GB/s。博主MLID稱,RX 9060 XT的性能將超越NVIDIA的RTX 4060 Ti,介于RTX 4060 Ti和RX 7700 XT之間。如果AMD進一步提升時鐘頻率,其性能甚至可能接近RTX 4070,MLID預計,RX 9060 XT將于4月發(fā)布。NVIDIA的RTX 5060系列顯卡預計將配備8GB和16GB G
近日,B站UP主曝光影馳顯卡售后亂象引發(fā)熱議。該up主將HOF 4090旗艦顯卡送保后,竟收到4070 Ti Super,但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4070Ti上卻依舊貼著4090的SN碼。這讓該up主怒不可遏,直接在b站上發(fā)視頻痛斥售后的行為。 而在接下來的維權(quán)過程中,影馳售后提出"刪視頻換原卡"條件,但返還的顯卡經(jīng)核驗雖然是4090,但其sn碼已經(jīng)被掉包成了1650大將,等于是明說這卡我不給你保了。(還有一年半的保修期)。事件發(fā)酵后,影馳官方最終道歉并提供免費升級顯卡至5090D來補償。 值得關(guān)注的是,這已是影馳兩年內(nèi)第二起高端產(chǎn)品售后糾紛。此前有用戶反映,全新HOF 4090返修后被更換為二手良品戰(zhàn)損卡。這兩件事說明即便定價超萬元的名人堂系列仍存在以次充好現(xiàn)象。此次事件不僅暴露影馳品控危機,更引發(fā)消費者對顯卡售
NVIDIA和AMD的最新一代中端顯卡即將展開正面交鋒。根據(jù)最新消息,NVIDIA的RTX 5070顯卡評測將于3月4日解禁,而AMD的RX 9070系列顯卡將在3月5日解禁,兩者僅相差一天。NVIDIA的RTX 5070顯卡原定于2月發(fā)布,但有消息稱RTX 5070、RTX 5060系列遇到了性能問題,原因與芯片設(shè)計有關(guān),需要重新調(diào)整,因此量產(chǎn)時間都推遲了大約1個月。AMD RX 9070系列顯卡則原定于1月上市,并已經(jīng)向零售商發(fā)貨數(shù)月,不過最終正式發(fā)布日期定在2月28日,評測解禁日期為3月5日,上市日期在3月6日,僅比RTX 5070晚一天。這種安排對于用戶而言肯定是好事,畢竟可以同時直接比較所有四張卡(5070 Ti/5070/9070 XT/9070),并根據(jù)具體表現(xiàn)選購。此外根據(jù)國外網(wǎng)友的測試,RX
快科技2月24日消息,在本月早些時候,RTX 5090在PassMark基準測試排行榜中還是位列第一,但現(xiàn)在已滑落到第二位,落后于前代產(chǎn)品RTX 4090。 PassMark的數(shù)據(jù)顯示,RTX 5090最初在測試中比RTX 4090高出2.85%,但隨著測試樣本增加,RTX 5090的平均得分從39516下降到38048,降幅達3.71%。與此同時,RTX 4090的平均得分從38422上升到38436,超越了RTX 5090,不過這一變化表明,RTX 5090在PassMark的排名可能會隨著更多樣本的測試而繼續(xù)波動。 原因可能有多種,首先就是驅(qū)動問題,這一直是RTX 5090面臨的挑戰(zhàn)之一,部分顯卡在軟件更新后遇到無法正常運行等問題。 其次RTX 5090的樣本量仍然較少,目前僅有50個樣本,遠低于RTX
日前,國產(chǎn)GPU廠商摩爾線程為其MTT S80、S70兩款GPU發(fā)布了最新的v290.100 驅(qū)動程序。據(jù)官方透露,升級該驅(qū)動后,兩款顯卡在部分游戲中的平均幀率提升超過120%,同時修復了眾多已知Bug。游戲性能提升具體如下:《瘟疫傳說:安魂曲》平均幀率提升超過120%;《死亡擱淺》平均幀率提升超過50%;《無限暖暖》平均幀率提升超過40%;《超能大陸》平均幀率提升超過30%;《拳皇15》游戲體驗優(yōu)化;《索尼克:力量》游戲體驗優(yōu)化;《鋼鐵鼠》游戲體驗優(yōu)化;《崩壞:星穹鐵道》游戲體驗優(yōu)化;《原神》游戲體驗優(yōu)化事實上,摩爾線程一直在更新驅(qū)動程序來提升GPU的性能。僅2024年就發(fā)布了8個版本,2025年至今已經(jīng)發(fā)布了2個版本。這一驅(qū)動性能的提升也獲得了國外媒體的關(guān)注。不過,Tomshardware認為,軟件和某些架
快科技2月21日消息,英偉達最新上市的RTX 5070 Ti顯卡,同樣遇到了供貨量不足的問題,在發(fā)售首日便遭遇了嚴重的缺貨問題。據(jù)英國知名PC硬件零售商Overclockers UK公布的信息,RTX 5070 Ti顯卡在發(fā)售當天迅速售罄,目前需要等待2到6周才能重新補貨,不過好在提供的有預定通道。 除了RTX 5070 Ti,高端型號RTX 5080和RTX 5090的供應(yīng)情況同樣不容樂觀,RTX 5080情況稍微好點,每周會有少量庫存到貨,預計等待時間為1到3周。但旗艦型號RTX 5090的情況更為糟糕,目前該顯卡已經(jīng)售罄且不再接受預訂,預計補貨時間長達2到14周,這意味著消費者可能需要等待近100天才有可能拿到這款顯卡。 RTX 5070 Ti的缺貨并非偶然,根據(jù)最新的消息,RTX 5070、RTX 50
2月20日晚22點,RTX 5070 Ti顯卡正式上架開賣,價格6299元起,但是一如既往,首銷即售罄,完全陷入了沒貨的狀態(tài)。以最具代表性的京東自營平臺為例,RTX 5070 Ti目前全部處于無貨的狀態(tài),而且連下一步預約都沒有,只能等待。價格方面,6299元原價的確實有,但只有兩款,分別是七彩虹的戰(zhàn)斧豪華、微星的幻影師。其他則直接跳到了7000元以上,不少都超過了RTX 5080 8299元的建議零售價,而最貴的竟然達到了9000元左右。同時還有不少套裝,搭配主板或者電源,像七彩虹的套裝就超過了萬元,比較適合新裝機的玩家,但也有點強行捆綁的味道。其他銷售平臺也是類似的情況,國外也差不多。比如美國新蛋,749美元原價的乍一看不算少,華碩、技嘉、微星、PNY、索泰都有。但它們也只是少數(shù),更高價格的多得是,而且有的卡
NVIDIA新一代RTX 5090和RTX 5080顯卡由于貨源稀少,幾乎在全球所有區(qū)域都出現(xiàn)缺貨或者漲價的情況。近日有網(wǎng)友分享了自己購買RTX 5080顯卡并已全款支付之后,遭遇商家坐地起價的情況。該網(wǎng)友于2月7,在中國臺灣的知名3C店“原價屋”下單并全額支付了42990元新臺幣購買顯卡。沒想到商家時候卻因顯卡漲價,告知他需要加價等待或選擇退貨,該網(wǎng)友表示,其他配件已經(jīng)到貨,但顯卡卻因價格上漲而面臨被“坐地起價”的情況。帖子發(fā)布后,引發(fā)了網(wǎng)友們的熱議,有人質(zhì)疑商家認為交易完成后不應(yīng)再要求加價,而應(yīng)維持原價,還有網(wǎng)友指出,也有可能是店員想趁機收取回扣。隨后該網(wǎng)友發(fā)布后續(xù)稱,原價屋方面已經(jīng)聯(lián)系他,表示將維持原價不加收,并要求刪除帖子。該網(wǎng)友最終刪除了帖子,但其他網(wǎng)友已經(jīng)備份并繼續(xù)討論,認為原價屋總公司應(yīng)出面公開道
NVIDIA RTX 5070 Ti顯卡海外價格早已公布,但在中國的售價一直未公布,不過隨著上市日期的臨近,NVIDIA終于公布國內(nèi)建議零售價。NVIDIA官網(wǎng)顯示,RTX 5070 Ti建議零售價為6299元起,將于2月20日上市。作為對比,RTX 5070 Ti海外建議零售價是749美元(約5454元人民幣),RTX 4070 Ti的建議零售價則是6499元起。不過想要以6299元的價格買到RTX 5070 Ti估計可能性不大,根據(jù)博板堂透露的信息,RTX 5070 Ti的首批貨源直供客戶大概最多只能分到幾塊,多的可能有10-20塊??偨Y(jié)下來就是分貨量極少,根本滿足不了裝機與網(wǎng)吧市場需求,貨少就會導致價格上漲,各品牌價格初步定價大概在7000-8000元區(qū)間,很可能到8000元左右,與RTX 5080保持2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wǎng)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