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手機細菌密度比馬桶座圈多10倍 避免入廁帶手機
-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 作者:快科技
- 編輯:陶笛
如今人人吃喝拉撒都離不開手機,那么手機究竟有多臟?據(jù)英國電信局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英國人平均每12分鐘查看一次手機,每天點擊4000次屏幕。
而國內(nèi)人使用手機頻率更高,在如此高頻的使用情況下,你的手機早已成為細菌培養(yǎng)皿。
此外,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手機的細菌密度達12萬/平方厘米,比馬桶座圈還多10倍。這一發(fā)現(xiàn)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和討論。
在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機已經(jīng)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工具,從早到晚幾乎人手一機。隨著使用的頻此增多,智能手機漸漸轉(zhuǎn)變?yōu)橐粋€容易積聚細菌和微生物的載體。
這些細菌中常見的有鏈球菌、MRSA和大腸桿菌等,它們可以在手機的表面和難以觸及的角落如充電口和揚聲器孔繁殖生長。
健康專家指出,手機上的細菌可以通過手部和面部接觸傳播,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在使用洗手間后或用餐前使用手機,更容易導致細菌感染。因此,專家建議,定期清潔手機是非常有必要的。
清潔手機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并非所有方法都安全有效。一些專家推薦使用酒精擦拭手機屏幕和外殼,然而也有聲音提醒酒精可能損害手機屏幕的防護涂層。作為替代,可以使用75%的醫(yī)用酒精搭配超細纖維布進行輕柔清潔,這種方法被認為既可以有效消毒又相對安全。
除了傳統(tǒng)的清潔方法外,科技也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市面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帶有紫外線殺菌功能的無線充電器。這種設備不僅可以為手機充電,還能在充電的同時通過紫外線照射殺滅手機表面的細菌。
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增強對手機衛(wèi)生的認識和改善日常習慣同樣重要。例如,盡量避免在上廁所時攜帶手機,以減少細菌交叉感染的機會;在吃飯前洗手的同時,也可以簡單清潔一下手機表面。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