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餅店雇人排隊 隊伍中近一半人是托套路太深
- 來源:互聯網
- 作者:NT
- 編輯:newtype2001
近日,有各種新聞報道顯示,原來諸多網紅奶茶、糕點品牌被曝光排隊并不是因為飲品有多好喝,糕點有多好吃,只是花錢雇人排隊聚攏人氣,是一種造假行為。
有句網絡流行語:我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如今,可能要改成:“我排過最長的隊,全是托兒的隊”。
尤其是在一些奶茶店、甜甜圈店、鍋盔店等小吃店,甚至是火鍋店門口,經??梢钥吹诫S時有很多人在排隊,甚至有的有40-50人在排隊,“隊太長了,馬路都排不下了!”讓人不禁萌發(fā)這些排隊的人是真排隊?還是假排隊?
在微博、微信等多個社交平臺上,網紅餐飲品牌銷售的飲品、糕點等,成為很多人炫耀的一種“資本”。這種優(yōu)越感并不是因為它們的美味,而是非常難以得到。網民在不斷曬出自己排隊購買的時間:一杯喜茶平均排隊2到3小時,清明節(jié)特供杏花樓肉松青團排隊6小時,上海鮑師傅點心排隊7小時……至于從黃牛手中花數倍的價錢購買,也并不罕見。之所以花如此長的時間去排隊購買,其實并不是這些網紅餐飲品牌在開店之初多么有吸引力,而是有著“制勝法寶”——花錢雇人排隊以迅速把招牌打響。據上海廣播電視臺旗下視頻平臺看看新聞網報道,有黃牛表示, “當時主動找到了鮑師傅,達成了合作”。打動鮑師傅的理由很簡單:最初消費者對店面根本不了解,首先要讓大家知道鮑師傅的存在。
在鮑師傅開業(yè)第一天,黃牛至少領了70多個人去假排隊。最終,鮑師傅聘請很多人假排隊至少一個月,甚至有的黃牛一天就為鮑師傅提供了200多人次。而據知情者稱,喜茶在開店的第一天就聘請了300多個人假排隊。甚至假排隊的人員構成都非常講究,學生、青年、白領、中年人等都有,且必須分批到達。雖然喜茶一直在否認假排隊,但似乎并不具有說服力。
上周末,記者臥底調查發(fā)現,位于廣州石牌橋的三大網紅快飲店之一MOLE CHHA奶茶店涉嫌雇人排隊,營造“虛假繁榮”場面。當天,該店疑雇了90多人輪流排隊,領隊給兼職排隊人員每人發(fā)一枚骰子,作為“托”和奶茶店收銀員之間的暗號。領隊在店家附近監(jiān)督排隊人員并根據隊伍長度安排排隊人數。一開始兼職人員還是分組下來,隔15分鐘左右就下去一批人假裝顧客在奶茶店門口排隊,后來逐漸變成5組人大部分都在下面排隊,始終營造出店家生意火爆的場面。
即使室外39 高溫暴曬的中午,位于成都春熙商圈的大科甲巷一家名叫“牛肉油匴”的小吃店門前也總是排著長隊。7月10日-7月12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選擇現場蹲守、拍攝視頻、暗訪的方式,試圖揭露出背后的真相。
7月10日排隊的女子三人組在7月11日又現身了。
疑點
味道一般的牛肉油匴 7人每次買一個重復排隊
正值暑假,廣東陳先生帶著孩子一家三口到成都玩耍。路過春熙路商圈大科甲巷時,一家名叫“牛肉油匴”的小吃店前,排了足足30多米長的隊伍吸引了他,直覺判斷這家店的餅應該非常好吃。
走進這個約10平米的小店,店里有兩三個員工在忙碌著。墻壁上寫著各種口味的牛肉油匴(類似鍋魁但餡料更多的餅),價格統(tǒng)統(tǒng)都是10元一個。要不是排著長長的隊伍,這個外觀陳舊的小店根本不起眼。
正值中午,室外氣溫接近40 ,陳先生讓妻子和孩子在一旁的板凳上等候,自己去排隊。
記者估算了一下,從12點50分許,一直排到了1點半,才輪到陳先生購買。“味道一般吧,沒覺得值得排這么長的隊去買來吃。”
“現在還是人少的,遇到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人更多。”一位穿著白色短袖的男子賣力吆喝。“現烤現賣,來來來,趁現在排隊人少了咯……”遇到前來排隊的人,這個領頭指揮就會迅速上前,收錢,然后分給顧客袋子讓其排隊等候。
7月10日-11日,從中午12點到17點過,記者兩天都在現場蹲點。排隊的人數最少12人,多的在20多人以上,多數是外地口音的游客。
在長達數十米的隊伍中,也有個別游客,半途放棄排隊離開的。不過在蹲守的四五個小時中,記者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至少有7個人從1點開始直到記者離開,都一直在排隊。其中包括三名結伴同行的女子,結伴的一男一女以及兩個單獨男子。與其他游客不同的是,這七個人顯得神情自若,不緊不慢,其中結伴的幾對要么在耍手機,要么互相交頭接耳,有說有笑。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整個下午,這7個人至少重復排了四五次隊,多的甚至有七八次。
他們的行為和軌跡也出奇一致:排隊,只買一個。買到后,都不直接吃,而是慢悠悠地朝著附近一家大型超市的方向離開。約10多分鐘后,這些人又返回到排隊的隊伍里了。然后,他們手里的牛肉油匴不見了。記者注意到,這7個人不會同時出現在隊伍里,一般以三到四個為一次排隊,重復循環(huán)。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