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歷數玩電子游戲的六大益處:你知道幾條?
- 來源:互聯網
- 作者:Sophie周
- 編輯:Sophie
1. 3D電子游戲可提升記憶容量
2015年,爾灣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69名志愿者,要求其中三分之一玩兩周“超級馬里奧3D世界”、三分之一玩“憤怒的小鳥”、三分之一什么也不玩。結果發(fā)現,第一組志愿者在后續(xù)的記憶任務中表現更佳,而其他兩組在游戲前后的表現并不存在顯著差異。豐富的3D虛擬環(huán)境的沉浸式體驗能夠為大腦提供有意義的刺激。
2. 游戲利于緩解疼痛
2012年,一項研究綜述發(fā)現,電子游戲能夠從各個方面提升195名患者(38項研究)的健康結果,包括心理治療和身體治療。此外,2010年,科學家發(fā)現玩電子游戲(尤其是虛擬現實游戲)能夠有效地緩解由慢性疾病或醫(yī)療過程引起的焦慮或疼痛。
3. 游戲能夠幫助失讀癥兒童提升閱讀能力
2013年,一項研究表明,動作類游戲能夠幫助7-13歲的失讀癥兒童提升閱讀速度,且不降低精確度。游戲療法的成效等于或優(yōu)于傳統閱讀治療,但后者更耗時、且不那么有趣。研究人員認為,這類游戲的快節(jié)奏能夠提升兒童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但此假說尚未得到證實。
4. 俄羅斯方塊有助抑制創(chuàng)傷
去年,科學家探究了71位由于出交通事故而接受急診治療的患者,并隨機選擇其中37位患者玩20分鐘俄羅斯方塊,另外34位患者則被要求記錄其它常規(guī)活動,如發(fā)短信、填字謎、閱讀等。結果發(fā)現,俄羅斯方塊玩家更少回憶起另人不快的交通事故,且效應十分顯著——平均減少62%。這是一種低強度的短暫干預方式,卻能夠大幅提升遭受心理創(chuàng)傷者的心理健康。
5. 電子游戲或能使你更聰明
2013年,一項研究表明,電子游戲或許能夠增強認知功能。研究人員探究了五組非游戲玩家,讓他們在四周時間里每天玩一小時手機游戲。結果發(fā)現,所有電子游戲(包括動作類與非動作類)都能夠提升參與者的認知功能,如短期記憶水平。
6. 玩游戲可增加大腦灰質
2014年,一項研究發(fā)現,玩“超級馬里奧64”可提升大腦容量,尤其是負責空間定位、記憶形成、策略制定、小肌肉運動技能的區(qū)域。在兩個月時間內,24名參與者每天在核磁共振機器的監(jiān)測下玩30分鐘游戲。結果發(fā)現,相較于控制組,游戲玩家的右側海馬體、右側前額皮質、小腦的灰質均有所增加。也就是說,電子游戲能夠訓練特定大腦區(qū)域。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