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師3》眾多鬼怪并非憑空捏造 各個能追根溯源
- 來源:未知
- 作者:一鍋魔藥湯
- 編輯:ChunTian
惡魔(Fiend)和讎特魔(Chort)
盡管在《巫師3》的世界中,惡魔和讎特魔有著你死我活的競爭關(guān)系,但從實際上說,它們是近親。這不僅是因為它們都屬于“殘物”的范疇,如果仔細觀察,你還會發(fā)現(xiàn),在《巫師3》中,兩者3D的模型也非常接近:它們都有著壯碩的軀干、頭上長角、嘴里長滿尖牙,習性無一例外都相當殘暴。唯一不同的是,讎特魔長著一對牛角,而惡魔則長著鹿角——至于你在白果園屠殺奶牛時,前來復仇的也一定是讎特魔而非惡魔,不管你信不信,這是在向《暗黑破壞神》里的奶牛關(guān)致敬。
《巫師3》中的惡魔,或者說芬特怪,除卻頭頂上的鹿角,它和讎特魔的區(qū)別還包括體型更大、另外頭頂還長著催眠敵人的第三只眼在游戲和小說的英文版中,惡魔寫作“Fiend”,這個詞來自德語,代指一切的邪惡力量,后來在奇幻類作品中,它們也成了具體一類邪惡生物的代名詞(比如DOTA中的影魔,就寫作Shadow Fiend),而讎特魔的傳說則來自今天的俄羅斯南部和烏克蘭境內(nèi),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
來源——民間惡魔:
一些民俗學者認為,讎特可能是上古信仰中的神明,因為基督教的傳入,而在民間逐漸成為惡魔;但另一種可能是,它們不過是人們對惡魔的一種稱呼方式。因為在上述地區(qū)流傳著一個迷信:你不能直接說出“惡魔”的名字——這會給自己和旁人帶來厄運,相反,如果不得不提到惡魔,就必須使用某種委婉語,如“邪惡的”“不潔的”“難以名狀的”或者“人類的大敵”等。僅在1903年,學者馬克西莫夫就列出了至少100種說法,而“讎特”就是其中之一。
“讎特”第一次出現(xiàn)在正式記錄中,是17世紀,通常認為,這個詞(чёрт,轉(zhuǎn)寫為拉丁字母是Chort,或者Chord)來自俄語中的“黑”(чёрный),而“黑”又是“地獄”的委婉表達方式。在外形上,傳說中的讎特魔和《巫師3》中也截然不同。童話《圣誕前夜》中,文學家果戈里對它們的形象進行了這樣的描繪:
“從前面看,這是一個真正的德國佬,長著狹長的瘦臉……它鼻子底下是一張圓圓的豬嘴,還有一雙瘦長的細腿……然而,從后面看上去,他像是一個省里的訴訟代理人,因為他拖著又尖又長的尾巴,就像制服的后襟。
只有那張丑臉下方的山羊胡子,頭上的兩只犄角,以及像煙囪清掃工般漆黑的身軀,才會讓人猜想到:他既不是德國佬,也不是省里的訴訟代理人,只不過是一只讎特而已。”
俄羅斯民間傳說中的讎特,它更像某種老奸巨猾的魔鬼,在俄語中,它的意思基本也等同于“魔鬼”,比如說某個人跑得速度極快,便可以說“跑得像讎特一樣”。這也是《圣經(jīng)》中的魔鬼形象,它們外貌丑陋卻神通廣大。讎特可以變成狼、隱身或者在空中飛行,它們只要出現(xiàn),往往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利用花言巧語進行欺騙,進而對無辜者的靈魂進行奴役。
正是因此,在俄羅斯的童話中,一個常見題材就是智者與讎特的斗爭:這些故事大多有著標準的發(fā)展方向——英雄與讎特簽訂契約,讎特被騙修建城墻、移動巨石,幫助英雄完成各種豐功偉績,接著,當讎特要求以靈魂作為回報時,英雄卻利用契約中的漏洞,讓讎特空手而回,這讓人難免想起了《巫師3》的DLC——《石之心》。
鹿首精(Leshen)
在游戲設(shè)定中這種怪物會召喚狼群和植物,但非常怕火。每只鹿首精背后,仿佛都隱藏著一段黑色傳說:它們是森林深處原始力量的守護者,不會受到鋼制武器的傷害,更為可怕的是,他們的作戰(zhàn)手段都非常致命:除了利用鋒利的長爪,他們還會呼喚狼和烏鴉,甚至樹木也受到他們的操縱,這讓狩魔獵人經(jīng)常陷入苦戰(zhàn)中。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