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手幽靈戰(zhàn)士3武器原型盤點 狙擊手3武器圖鑒一覽
- 來源:大司士
- 作者:沉淪
- 編輯:ChunTian

德拉貢SVD
德拉貢SVD,名字并沒有改動。
PS:在解鎖MP-40消音器那個興趣點旁邊平臺上那個狙擊手用的就是SVD,不想多跑路去找SVD的話可以想辦法把那個狙擊手引誘下來再打死,或者打死了那個狙擊手后想辦法爬上去撿(反正我是沒爬上去)。
前蘇聯(lián)軍隊在1963年選中了由德拉貢諾夫設計的狙擊步槍代替莫辛-納甘狙擊步槍,稱為CBД(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Драгунова)狙擊步槍,英文為SVD(Snayperskaya Vinyovka Dragunov),通過進一步的改進后,在1967年開始裝備部隊。除前蘇/俄外,埃及、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家的軍隊也采用和生產SVD。中國仿制的SVD為1979年定型的79式狙擊步槍及改進型85式。
SVD實際上是AK47突擊步槍的放大版本,但發(fā)射機構更簡單。由于SVD發(fā)射的7.62×54mm彈是突緣彈,而且威力比AK47配用的7.62×39mm M43彈威力大得多,因此槍機機頭要重新設計,并強化以承受高壓。不過由于只能單發(fā)射擊,所以擊發(fā)和發(fā)射機構比較簡單,主要零件是擊錘、單發(fā)杠桿以及靠機框控制的保險阻鐵,有單獨的擊錘簧和扳機簧。
為了提高精度,SVD的導氣活塞與AK47的不同,AK47的活塞與槍機框成一整體,而SVD采用短行程活塞的設計,導氣活塞單獨地位于活塞筒中,在火藥燃氣壓力下向后運動,撞擊機框使其后坐,這樣可以降低活塞和活塞連桿運動時引起的重心偏移,從而提高射擊精度。機框后坐時的開鎖原理與AK相同,開鎖后的一切拋殼、復進、裝填動作也與AK基本相同。
槍管前端有瓣形消焰器,長70mm,有5個開槽,其中3個位于上部,2個位于底部。這樣,從消焰器上部排出的氣體比從底部排出的多,實際效果是將槍口下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槍口上跳。另外消焰器的前端呈錐狀,構成一個斜面,將一部分火藥氣體擋住并使之向后,以減弱槍的后坐。在準星座下方有一個刺刀座,可安裝刺刀這一點與目前絕大多數的狙擊步槍都不一樣。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